霍林姆斯基关于学困生转化的几点思考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20年05月28日 03:43

刘妙云

摘要: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的教育家,他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果。如今中国学生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局面, 学生厌学、旷课逃课、不遵守纪律……这些大多数属于学习困难生,然而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学困生和非学困生之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后天学生在老师、家长、同学的影响下导致其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以致成为大家眼里的“学困生”。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一举一动也影响着学生的作为,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对于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依照霍林姆斯基的教育思想,本文将对学困生转化问题进行说明。

关键词:快乐成长 尊重学生 树立自信

中图分类号:G45

霍林姆斯基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思想:每一个人,早早在童年时期,尤其是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阶段,就应当获得自己精神生活的完美幸福,享受劳动以及创造带来的快乐。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应该是自由自立,不能受到禁锢思想的束缚的,这样的成长环境才能带给孩子们积极勇敢的心态、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在以后人生发展轨道上才能更加乐观地区面对困难。教师在教育年幼的学生时,首先应该走进学生们的内心,解放他们的思想束缚,而不是在一味地的竞争中争强好胜。学困生的转化问题首先要避免学困生的出现。

一.善于沟通,快乐学习

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所表现出的自己也各有特点。在一个班

级体里,学生性格内向文静的学生缺乏与其他学生的沟通,难以融为集体一员。如果这样的学生在学习问题上出现问题,由于性格的原因,不加强沟通会进一步拉开与其他学生的距离,继而久之,该学生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也更加大其疏远同学的可能性,恶性循环。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喜欢用“小红花”、“小红旗”等一些象征优秀的标志来给学生作等级评价。得到这些标志的学生必然开心,而没有得到的学生则会在内心上觉得自己不如其他人,差人一等。这样的想法在随着老师的“小红花”、“小红旗”措施的不断推进中越来越根深蒂固,一次次地测验、一次次地比赛,让这些本就不太自信的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老师、家长、同学们眼中的“差生”。

教师教书育人,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乐趣,在快乐的学习中享受,而不是让学生在学习上背负沉重的包袱和压力,成为家长和老师口中的“优秀学生”。这样的原因也是学困生产生的重要理由。教师的职责除了授课,还要去主动了解学生的想法。学困生的内心一定有着与其他学生对学习不一样的看法,此时教师更应该与学困生以同等地位的身份逐渐地与他们沟通内心想法,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也要带动班级其他同学主动与学困生交流,一同去享受学习,而不是以争得荣誉和名次为最终目标。教师在教导学生时,更不要灌输“得到前几名的学生是优秀学生”、“只有学习才能创造未来”等这样的口号性压制思想,学生的发展不是仅局限在学习层面,道德规范和品质培养比智力显得更为重要的多。

二.培养兴趣,全面发展

在开设的科目中,包含了人文、科学、艺术、信息等多种课程,而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方面的不同,其对各种科目的喜好也有所选择。在所有的科目中,女生更偏向于文科类的学习,而男生更偏向于理科,当然这也不是完全绝对的现象。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名小学女生的父亲从事着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在父亲的熏陶下,小女孩从小便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学校里的每一堂科学课她都非常认真地听讲,跟着老师的问题不停地思考,在测验和考试中,科学这门课也总是名列前茅,和同学们也能讲出教材以外的科学知识。而这名小学生的数学却非常糟糕,在数学课堂也十分缺乏活力,测验和考试也都仅能刚刚合格。同样是理科范围的学习,科学能够掌握得十分牢靠,数学却相差甚多,这个现象也正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女生从小对科学的偏爱,使她沉浸在学科世界里无比快乐,而数学里面众多的数字和复杂的计算公式法则让她觉得枯燥无味。所以,享受快乐地学习远比背负任务地学习要有效率得多。

和例子中小学生一样情况的学生有不少,学生性格的多样性和家庭背景的复杂性造就了他们选择的差异性。比起学习这种智力上的问题,有的学生更加擅长舞蹈、音乐、绘画、下棋……教师在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时,不妨把眼光放得更远,针对在某方面特别突出的学生,对其进行家庭访问,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发展方向,建议学生家长对其进行培养。这种有着天赋的学生,与其和众多人拼着学习,不如往自己感兴趣和有天赋的地方去发展,也许会收获到更多的喜悦。

三.每個学生都是自由发展的个体

学生正处于一个身体、心理快速生长的阶段,他们应当被赋予独立成长的空间,尤其表现在心理上。教师虽然扮演着管教的角色,但是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来说,老师的角色则更应该和朋友那样亲密,而不是把教材或者自己认为对的思想强加给学生们。学生们应该被赋予更新潮、更开放的思想自由,有着自己的主见和看法,当他们面临选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而不是畏缩胆怯寻求父母的建议。

学困生存在着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本身学习成绩的落后而导致自卑、无目标的状态;还有一种是自己个性张扬,对学习毫无顾虑,而在其他方面有着特长的学生。面对前者,教师除了及时问候和沟通外,还应该悉心询问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和目标。对学习上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一对一”或者“多帮一”的辅导措施,加强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先帮助他们到达自己想要的目标然后再循序渐进完成更高的目标,逐步增强自信心。面对后者,由于他们失去了对学习的耐心,而又具有着特别的个性,教师需要多花费心思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包括和他们本人以及他们父母的沟通,帮助这类学生树立好良好的价值观,从而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至少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义的部分,而不是一味地张扬个性。

四.总结

霍林姆斯基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在教育领域尊重着孩子的个性自由,主张精神领域的充实和快乐,而不是压制性地教育孩子,强加于他们各类成年人思想。作为每天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们,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也应该遵循着霍林姆斯基的思想,在遵循学生自由的同时,也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利去接触更多教材意外的事物;在不离弃道德素养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在他们遇到麻烦和困难时,应当站在朋友的角度去引导和支持。只有这样的教学态度,也才能使一个班级里的学困生向更加美好和积极的领域转化。

参考文献:

[1]《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 任仲印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endprint

2008~2017 当代财经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