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情感教学的途径和原则概述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25年08月29日 14:32

郭琦

摘要:情感教学是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必然形成的一种特定语言教学方式,它摒弃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呆板教学方式,从生活、情感中发掘教学的潜质。在教学生认知知识的过程中,增加了人文因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来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教学;途径;原则

【分类号】G633.41

“新课标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理解学生和进行良好品质的培养;强调利用影响学生的情感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调整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锻炼意志力。”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一、英语情感教学的途径

1.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在揭示学习课题的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或创设相应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动机,形成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外语学习而言,兴趣是必需的老师。很多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都一直对外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让兴趣在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颖活泼的形式、有趣而且有意义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电视、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有帮助。另外,还可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口语竞赛、联欢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运用各种讨论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2.注重语言和表情的运用,感染学生

俗话说:“亲其师,而善其道。”只要学生打心眼里佩服你,愿意学好你所教的课程,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那么其它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语言和表情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赞美、少批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了解学生的优点,并给予真诚的赞美。学生都有需要被赞美、被接受、被认同的心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这个原理也符合当今流行的“赏识教育”理论。学生们一旦得到教师真诚的赞美,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因为学生们都有表现欲,获得的赞美越多,就越希望做得更好,慢慢地,他们的行为习惯、思想表现、知识水平就会越来越接近教师的期望值。

微笑是加强友谊合作的桥梁,它可以缩短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师生目光的接触也是沟通彼此情感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目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当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可以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胆怯、畏缩时,教师应该用目光去表示鼓励、支持。对于一些学困生,尤其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此外,还要注重言语表情的运用,言语表情是通过教师教学言语中的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变化来表达感情。教师抑扬顿挫、缓急有致的讲课声,既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注意力的角度上来看,变化的刺激还能提高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减少他们听课的疲劳。

3.组织交流讨论,形成合作学习氛围

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后,一般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或在全班交流展示。此时教师应及时归纳,鼓励大胆发言的学生,形成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参与和合作的教学理念。

英语的“情景教学”、“活动课教学”以及现在提倡的“任务型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通过合作性学习,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合作精神是培养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内容上,积极给他们创造合作的空间,多施与分组活动(group work)、角色扮演(role play)和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在各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另外,在合作形式上也要有变化,可把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优势互补,互相带动;有时为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展示自我,可让他们自由组合;有时又把男生和女生进行不同的组合,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没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教师是不可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

二、英语情感教学的原则

1. 平等性原则

在情感化英语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遵从平等性原则。以往的师生关系,好象总是教师高高在上,可以任意地对学生发号施令,学生几乎没有发言权,这样的师生关系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有言也不敢发。情感化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跟学生站在同一阵线,想学生之所想,乐学生之所乐,愁学生之所愁。走近学生,你才会更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更了解影响他们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主体性原则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同样也应遵循学生为主的原则。情感体验的主体者应该是学生,情感交流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的情感因素只有对学生产生感染作用时,才会对教学起到调节作用。

3.创新性原則

情感化英语教学光有工作热情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不足以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当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并不断翻新自己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教学效果不断得以巩固。

4.欣赏性原则

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法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如成就感、自信心等。而唤起学生积极情感的前提就是教师要欣赏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学生,不管他的成绩是好是坏,做教师的都应该努力去挖掘连学生自己都可能不知道的闪光点,加强他的自信心,促发他的成就感。尤其是对于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更多地给予情感方面的关注和激励,消除其心理负担,拉近困难学生与教师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情感关系,最大可能地减少消极情感的影响,调动起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师应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不断探究情感教学的内在规律,努力改善其中的不合理行为,寻求英语教学的最佳对策,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endprint

2008~2017 当代财经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