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23年11月19日 07:31

摘要:学生计算错误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做了详细的实践研究。本文就是根据实践研究得内容,先分析了学生计算出错的真正原因,再给出了教师面对学生计算出错时可以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分析;策略

G623.5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应教授学生基础的,具有普及性和发展性的数学知识。而在小学的各个数学学习领域中,不管是数学规律的探究,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计算,计算作为小学数学的基础,是最重要的知识技能。在小学第一学段(1-3年级) ,学生将完成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体会数与运算的意义、探索简单的数量关系的学习。如果这一时期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数的基本运算,这将为他们在第二学段(4~6年级)、以及初、高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小学第一学段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应引起教师的极大重视。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的现象是,许多学生出现大量的计算错误,计算的正确率较低。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计算错误时,总是将学生出现的计算错误归结为学生的不认真,通常的做法是加大计算练习量,除此之外也总感到无计可施。这样的做法过于单一,而且收效甚微。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不到明显改善,这不仅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不能提高,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与研究,我发现影响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因素会对计算产生影响。

大部分学生和老师常常总结计算错误为“粗心”导致,但“粗心的背后隐藏着很多因素。

(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第一学段的小学生年齡偏小,注意力发展不完善,视觉迁移引起对数据感知的不准确,常常表现为抄错数字、看错加减号。如学生计算“38+9”算成“36+9=45”,计算“47-23”看成“47+23=70”。3.思维定式造成计算出错。

(二) 思维定式阻碍,如计算三位数的减法中经常看到学生犯了“大减小”错误,“352-146=214”。学生总是用较大的数字减去较小的数字,这就是由思维定式阻碍,负迁移的干扰造成的。

(三)计算缺少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如计算混合算式“52+34-17”,学生计算完“52+34”就结束了计算。缺乏检验的心理素质,很多学生不知道检查的目的、检查的方法,更谈不上计算完毕后有意识的自觉检查。

二、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会对计算产生影响。

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我们知道,小学第一学段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过程其实是从模糊的认识到清晰的理解,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这时候学生会经常出现概念法则模糊不清等问题。例如三年级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时,正确的计算方法是将乘数中的两位数分成个位数和整十数,分别和这个一位数相乘,得到的积相加就是结果。教学中发现有学生是这样计算的,“5×25”,“5×2=10,5×5=25,合起来1025”。这就是对算理模糊不清造成的。学生出现这样的“模糊”状态是很正常的,如果没有学生出错那反倒奇怪了。

三、已有计算经验导致的错误。

学生学习新计算之前都有一定的计算基础,先前计算掌握的不牢固,后续的学习肯定存在困难。如计算“123-57=65”,就是用“13-7”时出现了错误导致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不过关,三位数减法也是到处有错。

四、书写、计算格式不规范造成的错误。

有一部分的学生在书写数字0-9的时候非常的不规范, 往往导致自己把自己写的数字看错从而引起计算错误。也有不少学生在用竖式计算时数位对不齐,写着、写着就看错了数位。书写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学生计算正确率的高低,这类情况在教学中屡见不鲜。

基于上述内容的分析,我在实际教学中逐步总结出了一下几种应对策略。

1.观察和研究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深入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不能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真实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由纯粹的否定转而采取了更为理解的态度。明白了学生出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那么就要注意保护学生在出错时容易受伤的自信心。改变一味批评的做法,力图去发现其中的积极成分。

3.适时的引导。第一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算理。第二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计算进行检验。作为老师要重视估算、验算内容的教学,学生掌握了估算和验算的方法,那么就更容易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第三引导学生明白改错的目的,,和学生共同完善改错的方法。

4.有效地帮助学生自我反思。学生的错误要得到纠正,必须经历自我否定的过程。教师应注意提供适当的外部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可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对比不同的答案,以引起观念冲突和反省。

5.在学习计算一开始的时候就要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个问题,不能因为知识简单,问题不大就忽略不管。熟练掌握计算应从认识数字,10以内加减,20以内加减就要开始。

6.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对计算格式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作业展评,让学生意识到书写的重要性,逐步改善书写的不良坏习惯。

通过在教学中的实践证明了,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出错的真正的原因;只有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才能真正的减少计算错误。在学习数学计算时可与积极家长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才能让学生更快成长。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骑,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洪亮,浅析小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抉择心理[J]小学教学研究,2010.

作者简介:刘婷,1987.10.22出生,性别女,籍贯河南郑州,单位咸阳市实验小学,学历2009级学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

2008~2017 当代财经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