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家庭学生心理行为表现及赏识教育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24年03月27日 03:41

摘要:特殊家庭学生是指离异、贫困、犯罪、留守,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重病或者身亡等特殊情况家庭的正在上学的子女,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既定的思维模式下,人们习惯把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贴上异常的标签,造成这些孩子心理上的伤害,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会给这些孩子的未来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作为班主任来讲,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赏识和关爱,是作为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本人通过对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充分照顾这些学生的自尊心,照顾他们的人格尊严,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对他们的未来和社会的和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特殊家庭 心理 赏识教育

【分类号】G635.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但并不是每个细胞都尽善尽美,家庭也是一样,我们称这种不尽完美的家庭为“特殊家庭”,特殊家庭存在的原因各异,然而他们造成的共同结果就是对孩子带来的心理伤害。在当代社会,特殊家庭的比例越来越高,使得特殊家庭的孩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人们易对这些特殊家庭中的孩子产生偏见,这些偏见和家庭本身的问题造成了这些家庭学生心理上的痛苦、焦虑、压抑感等。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如果得不到老师的赏识,同学的认可,往往会使得他们产生自卑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在本来就缺失关爱的成长环境下,特殊家庭的监护人往往对这些孩子进行简单粗暴的教育,抱怨式教育使得这些孩子的生存更加令人堪忧。这些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容易自暴自弃,有一种深深的无望感和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得不到认可。在长期这样的负面情绪的影响下,特殊家庭出来孩子的未来将更加雪上加霜。特殊家庭学生心理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特殊家庭易导致学生出现性格缺陷。一般而言,特殊家庭的孩子缺乏应有的关爱,残缺不全的教育和多种负面情绪的影响,抑制了其天性的全面成长和发展,易使学生出现性格上的缺陷。由于负面心理作祟,特殊家庭学生易形成自卑心理,一般性格较为孤僻,与其他同学的交往难度较大,有的呈现出多疑敏感,且攻击性较强。整体而言,他们都不愿意主动与人沟通,由于缺乏交流,他们也缺乏对生活的信心以和对学习的上进心。

二、特殊家庭教育的缺失易导致学生养成不良的品行。由于特殊家庭教育的偏差和缺失,易使得學生有养无教,染上不良习惯和行为,孩子正在成长期时,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这时的他们模仿能力强、如果家长和老师在这一时期不多关心和交易他们,很容易“学坏”,这些不好的习惯的养成在成年之后有危害社会的潜在可能,这也是人们易对特殊家庭子女产生偏见的原因。

三、特殊家庭家长的不良教育方式。特殊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出现两极化,一种是过分溺爱,一种是过分严格。这两种教育方式对孩子都是很不利的,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偏差的心理状态,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的客观原因是所处的生活环境造成的,但自身的心理因素才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内资原因,如果这些矛盾及时能到到调整和解决,孩子心理将会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引起心理异常。所以,作为这一不可忽视的群体的老师,怎样扭转这些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是必修的一课。

经过多年的教育经验,笔者认为赏识教育是解决这些特殊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赏识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它不属于知识的教育,而是一种兴趣教育,情感教育和关于爱的教育。

一、循循善诱,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鼓励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也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的人成功的信心会促进其成功。

赏识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尤其对特殊家庭的学生更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优点,但是在特殊家庭的孩子可能由于自卑心理作祟,使得优点被掩默。作为班主任要格外关心和观察这些学生,积极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引导和鼓励,促进他们积极健康地成长。在心理学观念里,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有“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形成与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老师的赏识是肯定性压力,应扑捉有利时机进行诱导、启示教育。

当然,学生的转变是个渐变的过程,有反复是很正常的,要对在他们的成长阶段树立信心,给他们指明成长的道路和奋斗的方向,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和谐、愉快地发展。

二、用真诚的情感和无私的爱去关心、帮助这些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始终将自己无私的爱心倾注在学生身上,对于平时就缺乏关爱的特殊家庭学生来说,班主任更要多关心这些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关注。班主任还要力求在班级里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极力避免让他们收到鼓励、歧视和不平等的对待,让他们在学校里能尽情地与同学们建立友谊,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积极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多创造机会给他们成功的体验

对于特殊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受到了这个年纪本不该有的痛苦和压抑,更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发泄出来,作为班主任要多鼓励他们发挥其的特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或者班级开展的各种比赛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多鼓励他们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并真诚积极地肯定和赞美他们,多给他们积极正面的人生体验。

四、多关心他们离开学校后的家庭生活

作为班主任还要格外注意他们回家后的日常生活,多与其监护人沟通,坚决杜绝对孩子简单粗暴的教育。对于暂时没有监护人的学生更要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

结语: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的一种基本尊重,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从得到认可开始的,也就是说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自我肯定中觉醒。作为班主任,要从内心深处关心和呵护这些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欣赏的眼光去支持和鼓励他们,给他们一个可以期待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彭缜 《浅析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与赏识教育》《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1期

【2】 李越,霍涌泉《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1,92.

【3】 高峰强.《 塑造完美的自我人格》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课题:特殊家庭学生心理行为表现及赏识教育个案研究

作者简介:石静(1982—),女,兰州新区秦川镇华家井小学,论文方向,特殊家庭学生心理行为表现及赏识教育个案研究endprint

2008~2017 当代财经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