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能源革命的能源学科体系建设思考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24年05月09日 12:49

于立安 张颖

第一部分:引言

能源问题是本世纪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矛盾尖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1]。为满足能源需求的不断快速增长和清洁高效的利用能源,对能源科技的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一所能源科技大学,在2012-2013年度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第一,排名在前十位的学科还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为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际一流高水平矿业大学,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建设以能源资源领域为主的优势学科体系将是我校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部分:对能源革命的认识

2014年6月13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能源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对国家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的新变化以及国际能源发展的新趋势,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要条件。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已经历过三次能源革命:钻木取火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技术革命,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导致了以木柴作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这就是人类的第一次能源革命;人类利用能量的另一里程碑是蒸汽机的发明,人类从此逐步以机械动力大规模代替人力和畜力,它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能源革命;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核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近年来所谓的第四次能源革命正在来临,新的能源革命是指以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为核心的一场能源技术革命,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新兴IT手段正在改造和提升传统能源,所以新能源技术革命将是一场改造人类生存方式的深刻地社会变革。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占70%左右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两种因素决定了这种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一是资源禀赋;二是煤炭的低价优势。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我国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比重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2%以下,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实际上也给煤炭的替代能源做出了规划 。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需要进一步发展,同时,清洁能源发展需要面对替代能源的来源和高成本的问题。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作为煤炭的替代能源,需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政策组合。短期靠政策控制,通过更高的环保指标和约束标准,以及价格改革和新能源补贴,迫使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替代煤炭资源;中长期则需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来解决新能源的成本问题。我国现阶段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工农业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大,随着全国人民迅速增加的衣食住行需求,所需的能源不断扩大。我们必须大力推广绿色能源、促进节能、减排,才能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能源学科體系建设的思考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学科发展的程度标志着学校发展的水平,科研成果越多,学校发展就越快。学科建设的发展是提高学校办学效益的基础。学科建设涵概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大领域,也是高校的三大职能。抓学科建设可以推动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的进展又极大的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另外,学校对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学科布局的合理安排以及对于学科前沿的占有比重,都对高校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对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能源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模式的建议

1.培养体系要涵盖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所谓不同层次,是指根据我国当前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设置的情况,能源学科的人才层次可分为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四个层次。不同规格是指根据不同学校的定位,可以区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为主型大学和高职四种不同规格的大学。

2.培养目标要多元化。例如研究型大学要培养学术型和复合型(应用研究)人才,是研究生的主要来源,专业教学内容可偏于学术研究;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则应以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部分学生构成研究生的生源,教学内容则以宽口径专业为主;对于以教学为主型大学则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其中一部分学生为复合型,专业教学内容可以宽口径和大模块相结合;而对于高等职业学院毕业生就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专业教学内容以大模块为主。

二、加强能源学科建设的思考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而重点学科建设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加快高等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性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学校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重点学科建设是提高高校履行职能效率的重要途径。

1.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龙头,着重培养学科带头人等高端人才

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人才培养需要有学科平台作为支撑,能源学科建设也应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顺应学科发展呈综合化趋势,重视交叉学科的综合、渗透。(1)加强新兴的带头学科以及边缘交叉学科的建设;(2)更新改造传统学科。形成一批既是前沿科技又是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使得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3.适时地进行学科调整。随着学科研究的发展,学科理论的构建将面临着重大的突破,学科正是通过在前沿科学的突破才取得进展的。我国解放初期,由于完全学习苏联及实行计划经济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1952年我国将原有的大学几乎全部调整为单科性专业学院和仅有文理综合学科的大学。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布局也在合理的调整,部分专业性学院从共建、合作走向合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科型综合性大学。作为学科合并最重要的标志,是从单一性学科向多种学科综合化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大学学科的综合化,也使学校具有多种学科的学术氛围,这将大大优化校园的文化环境,使校园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所有这些变化都有助于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Z], 2006。endprint

2008~2017 当代财经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