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梅
摘要:小学语文小组合作的教学“强调突出教学的情意色彩,注重教学在知、情、意、行等目标上的均衡达成。”而合作的教学目标要求从“知识结合能力”“方式融合过程”“情感认知与形成价值观”来设计。因此,相比传统教学观念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更好。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精神、能力有效的方法之一。各类学校也不断创新各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指导,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问题同样也存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2
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为以知识、信息、学习为特色,激烈的竞争、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让我们意识到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单靠自身是难以成功的。团队和合作精神这两个重要因素,约束着我们的发展和成功。所以,合作的意识和精神己逐步成为我们当下最需要的素养。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合作都将是最重要的前提。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就揭示了现代教学的重点。所以,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现代教学的关注重点。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已有的问题
(一)形式主义
经调查发现,多数老师觉得在课堂上将4-6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然后给他们一个问题讨论,就称作合作学习。老师只需要进行一定的监督就好,学生在不能得到具体指导的情形下,讨论的问题没有头绪,回答更是缺乏深度。没有达到合作的目的,老师依旧依此行事,循规蹈矩的进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最终只能是表面形式;还有的老师觉得,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场面,否则便不能展现体会课改的精神。曾在一堂阅读公开课上,老师哪怕一个词、一句话、一个问题都不放过不断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疲于应付,一堂课上的缺乏热情和趣味。
(二)优差分明
小组的合作学习是以激发每一位课堂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每一位学生的机敏优秀为目的的。而研究表明,在课堂进行小组合作就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不断被老师提问发言滔滔不,中等成绩的学生很少能够被提问几句,中等偏下的学生则全程静默无言。总结学习成果更是优秀学生一人独撑全场,其他学生事不关己。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优秀学生的天下,就根本未达到讨论的目的,答案当然很单一。长此以来,只会优秀学生思维单一、狭窄,中等学生难以进步,学困生则更差。
(三)各自为政
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时各持己见、互不相容的问题。曾在识字课上,老师教导学生认字过后,以小组合作完成“抢拍字卡”的游戏,来巩固生字。这个时候,成员之间相互争抢,抢到的学生兴高采烈,没有抢到的充满失落,甚至痛哭流泪,小组合作四分五裂。
二、如何解决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讨论,发现造成问题的原因多为:老师缺乏对小组合作的认识;布置任务时,划分不明,学生对合作的目的及任务认识模糊;在合作过程中,缺少监控和指导;成员之间责任感缺少、合作能力缺乏。因此,老师正确认识自身角色,科学的操作是处理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准确定位自身角色,提高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观念里的学生和老师的角色,在这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活动的旁观者和促进者。但是,这并不是说老师仅仅是个旁边之人,相反,老师承担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作用的发挥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老师不管是阅览相关书籍、进行理论学习还是其它有关于传统合作的区分,认真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师的职责与科学方法
1.细心组建与分工
小组的组建,是学习开展的重要開端。通常来讲,小组的构成反映了一个班级体。老师能够根据教材、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对合作小组的组建,这样更利于观点的创新。
小组的分工要细致明确,明确每人的任务。成员都会负责相关的任务,增强个人责任意识。明白小组合作成功与否和每位成员密切相关。
2.扎实进行方法训练
在小组合作之前,因为没有方法,小组合作就很混乱。大家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或者缺少个人主见等等现象。所以事先进行方法训练是必要的,譬如:当别人发言时聆听不干扰,学习别人的成果;当有不同意见时,应仔细思考过后与人交流等。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在课堂中进行潜移默化的训练。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提倡的方式,它有利于学生掌握不同的技巧:一是问候他人、自我介绍、介绍其它的技巧;二是听别人讲、鼓励同学、活跃氛围、表示感谢和回应他人感谢的基础技能;三是应对他人不同的意见、给出建议和观点、说服他人、总结概述等思想交流的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endprint